大连海洋大学数字图书馆

2013年第二期:人物传记

  • 发布时间:[2017-08-31]
  • |
  • 阅读次数:2793

     通过《母亲杨沫》、《读史阅世六十年》、《领袖们》三本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提供给读者广泛的思考空间:人性是什么?治学是什么?政治是什么?




  1. 《母亲杨沫》

    邵燕祥曾说过:“写历史人物,第一是真实,第二是真实,第三还是真实。”老鬼的写作,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杨沫这一代在抗日战争前后参加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以及共产党的“思想改造”在其身上留下的烙印。老鬼的写作实现了对谎言、大话和伪造历史的纠正,因而成为类似写作中不会被大多数人效仿的标尺。

    母亲永远是沉默的。在老鬼的笔下,作为母亲的杨沫的“负面形象”第一次出现。杨沫以《青春之歌》一举成名,成为与丁玲齐名的老资格的女作家。而这本出于子女之手的文字,将母亲 “不光彩”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这是对中国讲究“面子”、讲究“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潜规则”的超越,因而具有一种罕见的震撼力量。 

    老鬼将母亲与秘书有暧昧关系的情形秉笔直书,这对于母亲和对于写作者自己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在书中,我们看到了性格极度扭曲的母亲的形象,将抽象主义和教条看得比婚姻、爱情和家庭更重要。杨沫则冷血地丑化侮辱自己的初恋情人张中行(《青春之歌》中男主人公余永泽的原型)。

    没有母爱的母亲——这也是老鬼笔下的母亲的形象。更可怕的是,她还可以抛弃子女,乃至将子女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在杨沫的心目中,很长一段时期里,子女根本没有什么地位,老鬼回忆说:“我到内蒙古没多久就给打成了现行反革命,过着被监督改造的生活。父母与我断绝了一切来往。无奈中,我只好给母亲写信求救,常常是我写四五封信,她才能来一封回信,还总是要我向党和人民低头认罪。我连想也不敢想她能来草原看看我,帮我解决问题。我明白即使我死了,她也不会来。” 

    人性是如何丧失的?母亲们在追求所谓“美好理想”的过程中,是如何被一种非人性的主义异化为“铁人”的?俄罗斯伟大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在一九三九年写下这样的诗句:“一切一切永远地搞颠倒了,如今我已分辩不清,谁是野兽,谁是人……”母亲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一个时代如何把母亲及更多母亲变成了冷漠的机器?

    馆藏分类号:K825.6/110

 

2.《读史阅世六十年》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一字一句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有传世意义。阅读这本书,不仅可吸收他生平积累的治史心得,更可从何炳棣坚韧自强的性格和天生异禀的记忆力——特别有关三四十年代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师友和校风——重新体会中国过去百年的风云变幻。

    何炳棣,是中国早年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到美国留学的青年学子。他在北美洲做研究有半个多世纪,是见证二战后西方中国学(China studies)勃兴的第一代中国年青学人,又被西方中国学界公认为中坚人物之一。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1975―76年被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1979年获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

    馆藏分类号:K825.8/8

 

3.《领袖们》

    尼克松,这位登过高峰,也下过深渊的美国总统,这位根深蒂固的美国利益至上主义者,用流畅、生动而又富有情调的文字,描述了他所直接接触、在那个时代屹立于世界之颠的十几位伟大领袖人物。他试图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和深入的分析,找到"领袖人物与众不同"的奥秘所在,同时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去分析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在本书中他写到:“那些不研究历史的人必然会被迫重复历史,而相反,如果一个时代的领导人比他们的前任看得更远,那是因为他们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之上。这本书写的是过去的领袖,但都是为未来的领袖们写的。书中的每一位领袖都研究了历史,并从中得到教益。我们又能进而向他们学习,这就使今后的世界有可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作为美国的总统(尼克松是美国史上唯一一位同时当过两届副总统与两届总统的人),一方面他自己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超凡的领袖智慧,另一方面年他更是有机会和世界各国的领袖作深入的交流,研读尼克松的《领袖们》,对于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思想脉络、总结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历史、认识今后的世界发展趋势,都是有裨益的。

    馆藏分类号:K811/2